康乃狄克鬼屋事件 THE HAUNTING IN CONNECTICUT。
上週末看了兩部片,
康乃狄克鬼屋事件是老爸拿的鬼片的其中一部,
剛上映時就想看了,結果拖到現在,
畢竟是真實事件改編的。
其實我對這部片最大的興趣,
在於片頭出現的---死後的照片Post-mortem Photography。
主要的劇情是,
母親為了治療得到癌症的兒子,
舉家搬到離醫院最近的康乃狄克州近郊,
用便宜的價錢租到了一間老房子。
但隨著癌症男主角治療的過程及副作用下,
產生種種異常的行為,
讓母親懷疑男主角開始出現了幻覺。
男主角在醫院治療時遇到一個牧師,
告訴他,
「人在即將瀕臨死亡之際,
能夠看到一些不尋常的人事物」,
而牧師本身也是在那邊做治療的。
但隨著夜闌人靜,
這間房子也開始不尋常,
男主角發現了屋子裡的秘密,
而這秘密也即將危害到全家人……
一開始我和喬治就被嚇到了一次,
所以之後我就不敢看很恐怖的地方,
就只能看著喬治受驚嚇的彈跳動作,
來判斷那裡的劇情是不是演的很恐怖。
我對片頭及劇情裡出現的…
死後的照片Post-mortem Photography感興趣,
實際上去咕狗圖片之後,
不小心看到很多噁心而且不是我要的圖,
就趕緊關掉了。
根據維基百科所寫......
1839年時期就有攝影技術的發明,
比起繪製昂貴的肖像畫,
拍照不僅快速,也經濟實惠多了,
加上當時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小孩死亡率很高,
所以小孩死後所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,往往也是小孩的第一張照片。
家族會為死者精心打扮得栩栩如生,
進而將那些照片當成明信片寄給親戚。
早期的攝影多半是死者的特寫、或致命傷部位的鏡頭,
很少有拍攝到棺材的部份。
而之後死後照片的主題,演變成多刻意被安排成熟睡的樣貌,
有時在床邊擺放玩具或安置上沙發上休息,
有些死者站立或坐立的照片,
則是在死者的腰上或背上,裝上特製的框架,
好支撐起死者已經僵硬的身軀,
然後在已經緊閉的眼皮上,畫上眼珠,
看起來就像活生生的人。
花束或植物在照片中也是主題的一部分,
可以增加死者的生氣,
拍攝死後的照片,在當時除了歐洲之外,美國也這麼做。
而死後的照片在東歐等一些區域仍在實行著,
但大多數的人卻視為忌諱,
現代則有一些是專門拍攝屍體的藝術家及攝影家存在著,
將遺體拍攝得很藝術。
像是美國的攝影家Joel-Peter Witkin,
曾經擔任過戰場攝影師,
主要的拍攝主題有「死亡」、「遺體(或遺體的某部份)」、
「侏儒症、性別障礙、陰陽人等擁有身體障礙的邊緣人」等。
對於Joel-Peter Witkin的工作契機,
他談到是因為小時候,
『我和雙胞胎的哥哥目睹一場車禍,
當時有個東西彈出來滾到路邊便停住了,
靠過去一看,
發現是個小女孩的頭顱,
小女孩看似有話要說,
當想要跟小女孩對話的時候,
我就已經被誰拉走了。』
所以即使受到不少輿論及業界的批評,
仍主張為了藝術而創作。
突然讓我想起以前在畫室時,
老師介紹的某個以真實的狗屍體為主題的裝置藝術家,
忘了叫什麼名字了……
但若是為此而特意殺害生命,
就只是單純的殺人狂或戀屍癖了。